您所在的位置:晋安新闻网 >> 正文

工会送艺进厂 点亮文化“孤岛”

大北岭上响起葫芦丝乐声

2019-07-16 10:23:59   来源:福州日报     作者:朱榕  【字号

工会送艺进厂 点亮文化“孤岛”

  葫芦丝演奏课。

  每周三晚7点,位于晋安区宦溪镇的福建思嘉环保公司食堂里,总会响起葫芦丝悠扬的乐声,让北岭之夜变得文艺而温情。为了扫除宦溪工业区职工的“文化死角”,晋安区总工会建设了“大北岭工人艺学堂”,为职工教授乐器演奏、书法、摄影、写作等课程。经过2年多的建设,越来越多职工加入,飘荡的乐声恰似工人流动的心曲,为厂区增添了色彩。

  “艺学堂”丰富“厂孩”童年

  走进园区最大企业福建思嘉环保公司的食堂,占地150多平方米的“艺学堂”位于一隅,木格栅隔出一块空间,分为两个教室,黑板、课桌、谱架、乐器、毛笔架、图书角等应有尽有,弥漫着书卷气。

  “艺学堂”外面,贴着一张课程表,每周三19:00~21:00教授葫芦丝,每周六19:00~21:00开设书法课程,周六或周日开设作文课,摄影班不定时开课。每周,工会的文化志愿者服务队都会上山,免费将各种艺术课程送到厂里。

  今年10岁的王博是艺学堂的“常客”。2年多的学习,他已经能弹出不少曲子,如《月光下的凤尾竹》《新年好》等,去年六一节,他和其他职工孩子在学校演出中好好露了一手。“老师教得很认真,我们每学会一首曲子,都很有成就感。”王博说。

  由于父母工作忙,和王博一样,工业区的大多数孩子的童年都在厂里度过,玩泥巴、追逐打闹,单调而寂寞。

  “光我们厂的孩子就有70多名,我们也想给孩子报兴趣班,但工厂离城太远,实在没空。”思嘉环保公司工会主席陈秋榕说。

  现在“艺学堂”期期爆满,葫芦丝演奏尤其受欢迎,除了放暑假回老家,很多孩子都一节不落地上完了。“学会一门才艺后,感觉孩子更有自信了。”陈秋榕说。

  工会干部牵头

  照亮职工精神世界

  说起“艺学堂”,不得不说到黄文乐。他是省总工会派驻福州晋安总工会的挂职干部,2017年,他在宦溪镇工业园区调研时,发现因为厂区地处偏僻,很多职工长时间呆在厂区,下班不是玩手机,就是呼呼大睡。

  “身为异乡人,城市的繁华与他们无关,乡村的热闹也没有对他们开放。”黄永乐思索着。怎么给这座文化“孤岛”注入活力?经过前期调查、选址,当年10月,“大北岭工人艺学堂”在宦溪工业区成立。黄永乐利用自己在文艺圈的私人关系,请来了美术学院学生、摄影师、作家等当志愿者,开设了职工美术班、音乐班、写作班、书法班等,甚至有一期还请来了著名教授孙绍振。

  经过葫芦丝演奏培训,职工、子女和家属组成的“北岭工人民乐队”,多次登台献演;书法课的墨香,默默传递着传统文化的魅力;手机摄影课,让职工用手机拍出故乡的“模样”;绘画课,带孩子攀登宦溪古驿道,了解当地历史和人文,唤起身份认同;写作课,让大人孩子在书写中,学会自我表达;端午节活动,在外打工的妈妈们第一次学会了包粽子……

  “以前厂区都是静悄悄的,就是在宿舍区,也没多少声音,特别是到了夜里。现在热闹多了。”陈秋榕感慨地说。

  职工的表现也出乎老师们的意料。写作课上,员工魏桃凤写了以前同事巧花的故事,还有一位工友回忆了小学老师为自己垫付20元学费的旧事,原生态的写作、细腻的情感打破了人们对厂区职工的固有印象。“黄文乐一直在鼓励我,现在我经常写一些小文章,发给他指点一下。”魏桃凤说。

  “我们希望,能让职工在打工谋生之余,拥有更多精神空间和审美意识。”黄文乐希望,文化的输入能为职工的人生带来正能量。

相关新闻
新闻发布 更多

全省首个家校社协同育人法治联络站在晋安成立

近日,晋安区法院联合区教育局、区妇联在晋安区岳峰镇桂溪社区,揭牌成立全省首个家校社协同育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