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晋安新闻网 >> 新闻发布 >> 正文

红庙岭垃圾焚烧协同处置项目开始发电

年发电量可满足21万人需求

2021-03-12 09:58:59   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莫思予 赵铮艳 陈暖  【字号

红庙岭垃圾焚烧协同处置项目开始发电

  福州红庙岭垃圾焚烧协同处置项目首次投烧垃圾成功。

  开局“十四五”焕发新气象 

  焚烧炉内,发酵后的垃圾与烈火相遇;监控屏上,发电机组数据随之跳动。11日上午,福州红庙岭垃圾焚烧协同处置项目首次投烧垃圾成功!这是继福州在全国46个垃圾分类重点城市中率先实现城市垃圾“零填埋”后,该项目的又一新进展。据介绍,该项目年发电量可供21万人使用。

  一年可发电上网1.5亿千瓦时

  记者昨日来到总投资约8.17亿元、占地99.95亩的红庙岭垃圾焚烧协同处置项目现场,一辆辆其他垃圾运输车辆正驶入卸料大厅,将垃圾倒入坑里。神奇的是,即使垃圾近在咫尺,空气中也几乎闻不到异味。

  “这些垃圾要经过一周左右时间的发酵脱水,才好进行焚烧发电。”项目建设运营企业福州沪榕海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瑛告诉记者,垃圾仓内长年保持负压,并做好了密封工作,因此不用担心臭气外泄。

  穿过卸料大厅就来到了中央控制室。在这里,数字屏占满了一面墙,各部位工作实况、所有实时监控数据尽收眼底。记者在其中看到,巨型“蜘蛛手”将发酵后的垃圾抓入焚烧锅炉,而锅炉内是一片熊熊火光。

  “垃圾在高温下充分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动力,供汽轮发电机发电。”林瑛介绍,项目每天可以焚烧垃圾1200吨,一年发电量约1.91亿千瓦时,除了自身的用能需求,还能实现余电上网1.5亿千瓦时,可供21万人使用,相当于一个普通规模县区。

  那么,垃圾焚烧后会不会产生有害气体?先进的工艺组合让大家吃下“定心丸”。该项目烟气排放标准满足国标和欧盟标准,二噁英排放水平、氮氧化物排放量都优于欧盟2010标准。

  “该项目的亮点还在于,打通了红庙岭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全链条资源循环利用的最后一环。”市城管委副主任林长盛介绍,除了焚烧处理分类垃圾中的其他垃圾外,该项目还将在“协同处置”理念下,处置园区其他垃圾处理设施排出的污泥、沼渣、固渣等废弃物,是园区垃圾处理的“托底工程”,也是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的核心支撑。

  红庙岭打造

  森林式生态产业园

  站在红庙岭高处眺望,这座占地5371亩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循环利用综合产业园区里,各类垃圾处置设施既各司其职,又协同配合,彻底解决垃圾分类“前分后混”问题——

  协同处置项目与垃圾焚烧发电厂一、二、三期,共同焚烧处理体量最大的其他垃圾;

  厨余垃圾处理厂负责厨余垃圾的资源化处理;

  危险废物综合处置厂将有害垃圾无害化处理;

  大件垃圾(园林)处置厂对大件垃圾和园林垃圾进行破碎;

  配套的飞灰、炉渣、渗滤液等处理设施也在发挥作用,确保各类生活废弃物100%无害化处置。

  红庙岭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吃”进的是垃圾,“吐”出的是能量。园区负责人郑炎斌算了一笔账:“4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每天可产生117.6万千瓦时电量并入电网,厨余垃圾处理厂一年预计产出1.8万吨绿化基肥,餐厨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项目每天能提炼25.5吨生物柴油……”在此过程中,园区每年还为福州节约能耗约6.33万吨标准煤,减排约60万吨二氧化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这里化为现实。

  春风吹绿山头,植树节到来之际,红庙岭上又新种下了一排排草木。与此同时,基础配套设施、覆土复绿、景观提升、综合管理服务中心、数字红庙岭等项目建设掀起了新一轮建设高潮,预计6月底前陆续完成。

  作为红庙岭由高标准建设转入精细化管理的标志工程,数字红庙岭精细化管理和第三方监管服务平台,将以首创“5G+垃圾处理”模式,对园区实施全过程、全方位、全时空的管理和监管。而承载平台的园区综合管理服务中心将设置展示区域,与各类垃圾处置设施现场实况进行互联互通互动。

  届时的红庙岭可以让群众直观了解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过程,全景式呈现一座共建共享、资源循环利用、污染物“近零排放”的森林式生态产业园。

相关新闻
新闻发布 更多

林宝金吴贤德带队开展“河长日”暨“护河爱水、清洁家园”活动

3月14日是福州市“河长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河长林宝金,市长、市河长吴贤德带队赴晋安区

文明创建 更多
区域特色 更多
福州地铁两个TOD项目开工 打造“站城一体化”模式

福州地铁两个TOD项目开工 打造“站城一体化”模式

晋安湖“龙抬头”龙舟盛事来了

晋安湖“龙抬头”龙舟盛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