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排头兵 看晋安 风华正茂 初心如磐
2021-06-10 09:38:46 来源:福州日报 作者:朱榕 【字号 大 中 小】
2018年9月,晋安区获评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区);晋安北峰环线全景公路鼓宦线获评2019年度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晋安区供图)
2020年12月17日,全国首个宜家综合体——福州宜家商场正式开业。本报记者 邹家骅摄
晋安湖“三创园”。(晋安区供图)
中国寿山石馆。廖云岚摄
2020年12月25日,位于晋安区的福建省儿童医院正式开诊。(晋安区供图)
晋安区首个城乡一体化学校福州则徐教育集团桂湖校区一年级新生入学。(晋安区供图)
全国首个火车站党建联盟服务综合体——八闽第一站。石美祥摄
晋安新貌。(晋安区供图)
晋安,扼城北之要道,孕闽越灿烂之文明,苍莽北峰见证解放福州第一枪打响,全省首个民办开发区福兴经济开发区兴起于鼓山脚下,发出“从田野走向世界”的豪迈宣言,1996年,福州郊区经行政区划调整并更名为晋安区,踏上从“郊”到“城”的时代征程。
晋者,进取;安者,安居;饱含关切的祝福,引领着晋安儿女栉风沐雨、砥砺奋进。25载风雨兼程,广大晋安儿女在党的领导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实现从“郊”到“城”的华丽蝶变,一座气势恢宏的活力新城从历史中走来。
看“实力晋安” 转型创新动能足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晋安区广大干群将初心使命写在红色大地,只争朝夕,接续奋斗,经济总量从1996年建区时的26亿元升至2020年的959亿元,增长35倍,跃居全省第11位,三次产业结构比优化为0.8∶26.5∶72.7,奋力书写“从田野走向世界”的发展篇章。
东二环、五四北、世欧王庄、福州宜家等地标性商圈日趋繁荣,11个夜色经济街区点亮晋安繁华夜色。全国首个省级区域烟草物流一体化项目等现代物流业项目接续落地,环城现代物流集聚带规模初显,总部经济、平台经济加速发展,落地一栋栋“亿元楼”,社零总额逼近千亿大关,位居全市第二,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商贸强区”后来居上。
福兴经济开发区翻开发展新篇章,晋安湖“三创园”高标准建设,扬帆逐浪数字经济大潮。西门子、阿里巴巴、滴滴等行业领军企业和“独角兽”企业落子晋安,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不断攀升,数字经济从无到有,占据GDP“半壁江山”,创新成色越来越足,上榜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
看“魅力晋安” 显山露水城乡美
山水相依,城在林中,晋安放大绿色生态优势,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将“现代化、国际化”落实到城乡建设管理的各领域、全过程,山水轮廓更加凸显,生态底色更加靓丽,“城是宜居区、乡是后花园”的格局更加清晰。
在平原,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的现代化住宅楼取代杂乱无章的城中村。率先启动全国海绵城市试点,内河治理、生态公园建设、古厝保护、垃圾分类等工作走在全市前列,“最美晋安河”景观带、城区最大公园晋安公园、闽越文明发祥地新店古城遗址公园,吐露着城市建设的匠心和手笔。
在山区,乡村振兴“春风”沿着四好农村路“吹”进北峰,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全景公路舞动“彩练”带动全域旅游乘势而上,九峰村、前洋村变身“绿富美”,成全省乡村振兴样板,鼓岭获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向世界讲述“鼓岭故事”。
展望晋安大地,一幅生态宜居、人文鼎盛、城乡交融的锦绣画卷在铺展,“魅力晋安”名片持续擦亮,先后获评国家生态区、全国绿化模范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区、福建省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区。
看“幸福晋安” 民生福祉节节升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和政府的奋斗方向。
聚焦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薄弱环节,晋安区着力补短板、惠民生,每年将近八成财力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发展成果普惠共享,6年投入约33亿元,新增2.54万个学位,省级教育“两项督导”获双“优秀”等级,省儿童医院、省妇产医院陆续建成,五星级农村幸福院、社区照料中心数量居全省前列,托起晋安人“稳稳的幸福”。
“群众所盼,党之所向”,面对“三个如何”的时代之问,晋安上下求索,探索市域社会治理新模式,全力书写精彩答卷。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区建设卓有成效,建成全国首个两岸社区交流中心、“八闽第一站”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所、站,探索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近邻模式。一大批老旧小区实施了改造,大街小巷“两车”有序摆放,“红马甲”走上街头捡拾垃圾、护河巡河、交通引导,城市更文明宜居,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成色更足,连续6届蝉联省级文明城区,获评全省平安区、全省双拥模范城区。
看“奋斗晋安” 争先进位勇超越
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晋安区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四个万家”宝贵精神财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激励担当作为,大兴实干之风,让广大党员干部像榕树一般扎根大地、荫庇万众。
保持敢争一流、争先进位的“拼劲”,晋安区建立月通报、周例会调度、成建制异地攻坚、一线考核等项目推进机制,深化“一企一议”服务机制,推动党员干部走出会场、扎根现场,“五个一批”、抓项目促跨越、招商等工作保持省市前列,市对区绩效考核连年优秀。
保持解放思想、敢于创新的“闯劲”,晋安区“放管服”改革走在全市前列,成立全省首家县区级市民服务中心,全省首推“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全市首推证照联办、“一站式”服务等举措,营商环境指数连续两年居全市第一。
保持服务群众、为民谋福的“干劲”。晋安区建立领导干部帮扶走访机制,推行走街串巷“管家式”服务,不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建立区领导挂钩联系重点企业(项目)制度,全省首创“金融特派员”制度、率先上线预付式消费监管平台,聚焦“急难愁盼”为群众解难题,做群众贴心人。
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晋安后发超越的态势愈发强劲。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晋安区将以习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始终保持奋进之姿,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更大作为,争当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排头兵。
奋力谱写加快建设现代化
国际城市的晋安篇章
中共福州市晋安区委书记 张定锋
晋安是一片红色热土,福州市区最早的苏维埃政权在桂湖成立,解放福州第一枪在猪蹄峰打响。这里同样是一片发展热土,习近平总书记主政福州期间,亲自推动晋安完成由郊变城的行政区划调整,踏上奋斗的新征程。我们始终牢记嘱托,怀着特殊感情、带着特殊责任,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实现综合实力从“弱”到“强”、环境面貌从“郊”到“城”、民生供给从“有”到“好”的嬗变,一座高素质、高品质、高颜值的现代化新城区正蓄势而起。
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晋安后发超越的态势愈发强劲。我们一定聚焦总书记来闽考察提出的“四个更大”新要求和四项重点任务,对标市委市政府“建设六个城、打响五大国际品牌、实施九大专项行动”部署,启航新征程、争当排头兵,奋力谱写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晋安篇章。
一是全力打造未来城市活力中心。找准晋安在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城市发展注入活力源泉。致力做强晋安湖“三创园”主引擎,以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为抓手,今明两年新建“升级版”标准厂房100万平方米、商务办公用房100万平方米,扶引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型产业和都市型产业。致力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快服务业数字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做大做优东二环、宜家等商圈经济,构建环城现代物流集聚带,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平台经济、夜色经济,确保今年社零超千亿。
二是全力打造创新型城区。发挥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用,全面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加快软件园晋安分园、福州数字内容产业园等园区建设,依托阿里、滴滴等行业龙头,招大引强,推动数字产业形成集群效应,做大做强数字经济。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推动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集聚发展,力争今年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6家以上。依托西门子、高意等企业创新研发中心,带动各类研发平台建设,打造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
三是全力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认真贯彻习总书记当年对北峰山区发展提出的重要要求,做好“旅游兴乡”文章。全力争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支持鼓岭(鼓山)创建5A级景区,打响寿山石文化国际品牌,加快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线路、串联一批精品旅游线路,擦亮“乡约北峰”旅游名片。依托辖区内火车站的海丝国际旅游中心这个平台优势,持续导入晋安旅游元素,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四是全力打造城乡治理创新实践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加注重提升城乡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认真学习上海等先进城市经验,主动对标对表,把“现代化、国际化”的要求,具体落实到城乡建设管理的各领域、全过程。结合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区、全省城乡社区近邻服务试点区等创建工作,探索市域治理新模式,稳步提升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质量,以实干实绩造福于民。
数说晋安发展
熊宏娇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