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安:赓续使命启新程 青春之城绽芳华
2024-09-09 17:36:59 来源:福州日报 作者:朱榕 【字号 大 中 小】
晋安湖塘科创园。本报记者 陈暖摄
晋安公园全景。本报记者 陈暖摄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晋安实践
加快建设高品质现代化中心城区
中共晋安区委书记 林涛
晋安区人民政府区长 董敬太
七十五载年华流转,砥砺奋进笃行不怠。在中央及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从福州市郊区到晋安区,特别是1996年晋安区设立以来,全区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历经28年的转型蜕变,积蓄了加快建设高品质现代化中心城区的信心和底气。
我们奋力谱写“机制活”的改革篇章,深化国家知识产权强县试点县、全国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区、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试点县等试点建设,探索产城融合、城乡融合的晋安路径,近年获评国家级荣誉21个、省级荣誉15个,市对区绩效考核实现“八连优”。
我们奋力谱写“产业优”的发展篇章,福兴经济开发区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园区,“工业上楼”试点全面铺开,商圈商贸持续繁荣,总部经济持续壮大,创新活力持续迸发,地区生产总值从26.02亿元跃升至1201.07亿元、增长近46倍、总量升至全省第11位,三产结构从10.3∶67.0∶22.7优化至0.8∶24.2∶75.0。
我们奋力谱写“百姓富”的民生篇章,集团化办学、集团化办医、多层次养老走在前列,省、市教育“两项督导”均以“双第一”成绩获评“双优秀”,区总医院“1324”布局、四级养老服务网络基本成形,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提升提至6.94张,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数提升至60张,无物业小区标准化管理经验获评全国社区党建创新案例,连续六届蝉联省级文明城区。
我们奋力谱写“生态美”的绿色篇章。近十年实施全市面积最大连片旧改,基本消除旧屋区。全市率先完成41条内河整治任务,建成“五湖三园”。近两年城乡建设品质提升综合绩效保持全省第一,绿地面积覆盖率、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位居城区第一,获评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新时代新征程,晋安区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主动融入省、市发展大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立足省会主城区、核心区、创新区发展定位,按照“都市型、服务型、总部型”的产业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统筹推进山水城交相辉映、产城人深度融合,持续深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两岸融合发展等工作,不断优化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加快建设高品质现代化中心城区,奋力谱写晋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福州市横屿学校今秋启用。本报记者 陈暖摄
【国家级荣誉】
建区以来,晋安区先后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中国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百强、全国绿化模范区、全国投资竞争力百强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区)、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区。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新型城镇化质量连创3个“全国百强”,交出高质量发展的优异答卷。
1996年,福州郊区行政区划调整,由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亲自审定命名为“晋安区”,从此省会福州的版图上崛起了一座充满活力的新城,迈出了从郊到城、再到省会城市中心城区的历史性跨越,综合实力连上新台阶,GDP总量从26亿元一路向上,2021年突破1000亿元,2023年达1201亿元,增长约46倍。
55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晋安儿女胸怀伟大梦想,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福州工作期间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牢记“从田野走向世界”的深情嘱托,以勤劳智慧的双手,为这座青春之城披上荣光、绽放芳华。
创新发展看福兴
时间回到1990年,人们干事创业的热情空前高涨,在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亲自倡导推动下,鼓山农民创办了全省首个民办投资区。
如今,这里“新”意澎湃,光电、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都市型产业、总部经济方兴未艾,演绎着高意、麦克赛尔、茶花家居、盛辉等一批创业传奇,更吸引全省首个宜家落地。
福州高意从一家小型初创企业,一路成长为全球光通信元器件最大制造商,并将高意亚太总部、中国销售总部落地到园区。
这片土地的魅力在哪里?福州高意总裁孙朝阳认为,是园区优越的营商环境,更是“抓创新不问出身”的包容胸襟。
如同当初吸引了高意一样,开发区共集聚了13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家省科技小巨人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60家,光电产业向百亿规模进军,成为福建省重点打造的光电特色产业集群。
卅载岁月,初心传承,创新从未止步。如今园区正建设首个“工业上楼”项目,探索都市型工业增长新空间,实现向地上地下要空间,向集约节约要效益,向产业提升要发展。
从借巢引凤,到筑巢引凤,再到腾笼换鸟、拓巢引凤,开发区改革之路越走越宽,企业总部纷至沓来,近五年引进在建总部大楼达18栋。晋安湖畔,一个崭新的总部经济集聚区拔地而起,构建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两业”融合生态,描绘更加壮美的产城人融合画卷。
游客在鼓岭休闲旅游。陈奇摄
山水福地“绿”中行
晋安区位于面城一重山,是福州重要的绿肺和生态屏障。
莲花峰下,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福州第一城”新店古城,是福建文明有正史记载的起点,鼓山摩崖石刻历经千载,留下历代文人名士对这片山水福地的礼赞。
绿色,正是晋安区发展最靓丽的底色!建区以来,晋安坚持生态立区,持续打响城区水系综合治理、造林绿化、垃圾分类等生态治理工作,深化落实林长制、河长制,促进“幸福河湖”建设,着力将山水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的胜势。
将绿意写在水上,41条内河从黑臭到清波如许,福舟轻盈越过沿岸一座座串珠公园。“北山南湖、一水贯穿”的晋安公园成为福州的生态名片。随着晋安河直排闽江工程、晋安湖生态调蓄工程、江北城区山洪防治和生态补水等系统性工程相继建成启用,山水城区走出了年年治年年涝的怪圈,将水患变水利。
将绿意洒向大地。在400平方公里的北峰山区,晋安区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植树造林,巩固提升水土保持成效。位于北峰深处的红庙岭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入选第八批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红庙岭园区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获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将绿意织入城市的每一道肌理。这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位居全市前列,光综合型公园就有近20座。推窗见绿、抬脚入园是市民最日常的幸福。
以山水为骨、人文为魄,让文旅出圈更出彩:见证中西交往的鼓岭,成为福州对外交往的国际名片;闽王、白马王等民间信俗文化成为两岸同根共源的文化纽带;寿山石雕、软木画等非遗技艺,带来国潮新体验。
越来越多人来到晋安,留在晋安,对他们来说,“诗和远方”就在脚下的这片土地!
九峰村美景诱人。李琴摄
城乡融合谱新篇
如果要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晋安的变迁?答案无疑是“从郊到城”。
要想富,先修路,晋安用二十年时间,在没有几条水泥路的土地上,构建起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路网。
以新店片区为例,短短数年新建30条、40公里路网,随着路网进驻的是地铁轨道,是一座座省市优质医院,是集聚发展的环城智慧物流带。路,带动了片区的大发展。
立足后发优势,晋安区建管齐下,城乡面貌改天换地。福兴经济开发区及周边城市片区综合开发、岭头集镇环境整治获评省级样板第一名。
在十年组团式旧改后,晋安最后一片大型城中村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华丽蝶变的背后是千千万万群众圆梦新居的幸福体验。
这个年轻的城区,接纳了众多外来人口,也展现出强劲的消费活力。这里,既有东二环、福州宜家、王庄、五四北等重点商圈,也有光彩照人的“世界茶港城”,还有特色街区、网红夜市,熠熠生辉的夜色经济,是城市活力的最生动注脚。
在广袤的乡村,晋安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五大工程”,成立乡村振兴服务中心,梓山食用菌、鹅鼻萝卜、日溪莲田甲鱼持续出圈,其中鹅鼻萝卜品牌估值3.46亿元。
沿着500多公里的“四好农村路”,人们在晋安的乡村里寻找理想的生活,农民借机吃上旅游饭,外出人员纷纷返乡创业。一个寿山乡,就捧回了三个国家级荣誉,寿山村、九峰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前洋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民生事业跨大步
上个月,晋安区中医院(晋安区总医院鼓山院区)一期正式开诊,从1958年至今,这所传统中医院在区总医院“一院三区”战略带动下,守正创新,在新时代继续为东区群众提供中医特色诊疗服务。
这仅是晋安区民生事业发展历史上的一朵小小浪花。近年来,晋安区以“福聚晋安”厚植民生福祉,民生事业实现新的跨越发展,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70%以上,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事业均实现突飞猛进。
医疗事业方面,晋安区总医院“一院三区”面积拓展至10万平方米以上,床位数增至790张。省儿童医院、妇产医院等高等级医院陆续建成,医疗床位增至6790张。
教育事业方面,6年来,晋安累计投入60亿元,新改扩建学校突破60所。围绕把学校建起来、集团办起来、教学强起来,推动“学在晋安”新标杆。
养老方面,率先实现镇街居家社区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凤林社区、南湖社区入选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提高到47.9张,五星级农村幸福院、社区照料中心数量居全省前列。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晋安区深入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无物业小区治理,组织开展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无物业小区实现了标准化管理,让群众乐享家门口的稳稳幸福。
春秋轮序,岁月不居,这座寄寓着美好希望的“晋”取之区、安居福地,在广大晋安儿女的接续奋斗下,正加快建设高品质现代化中心城区,未来,还将在中国式现代化福州实践中书写更华彩的篇章。
晋安区中医院。本报记者陈暖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