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晋安新闻网 >> 基层动态 >> 正文

重返49年前北峰分校校址,他和同学们惊叹:

羊肠小道已变成宽阔水泥路 

2018-12-07 10:12:38   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卓巧华 杨曾和  【字号

  福州十九中1969届2连2排校友重返北峰分校。

  “上个月,我跟十九中的老同学们刚刚组织了聚会,还特意去北峰分校找了当时的校址。一转眼,49年过去了。”提起北峰分校往事,64岁的杨曾和感慨万千。昨日,他打进本报新闻热线968800,和记者分享了他在北峰分校的故事。

  上世纪70年代,有20多所福州中学在北峰山区建立分校。作为试点,1969年,福州十九中率先在北峰黄土岗大队建立了分校,直到1971年,随着越来越多的学子来北峰,福州十九中才迁到北峰黄坑分校,这也是后来大部分福州中学在北峰建立的学生学农基地。

  1969年,杨曾和才15岁,刚刚升入福州十九中,是第一批抵达北峰分校的学子之一。

  “刚去的时候,我们住在公社的木屋里,没有床铺。要解决睡觉的问题,我们就要上山砍竹子,找来大拇指粗的竹子,搭成架子,再逐层铺上竹子和被褥。”杨曾和回忆道,劳动虽然累,但也磨炼了大家的意志,并不觉得特别苦。在这段岁月里,杨曾和还收获了一段珍贵的友谊。当时负责筹建北峰分校的福州军区司令部朱孝经是他的老乡,也是良师益友,只可惜后来因为工作调动两人失去了联系。如果有机会,杨曾和希望还能与他联系上。

  在那个年代,福州十九中各年段的学生每年分批到北峰分校从事劳动锻炼,有时候一个学期要往返好几趟。“那时候哪有现在这么平整的路,全是沙土包。我们徒步上山下山,每次回家,都要走45公里的路,常常是从早晨走到傍晚。印象最深的是,从山上俯瞰福州城,觉得特别美。”杨曾和说,北峰黄土岗大队是一个畲族村落,刚去的时候只有羊肠小道供人穿行,后来,为了让手扶拖拉机能开进去,他们就去修路,这也是当年他在北峰分校时最主要的劳动。

  今年11月10日,杨曾和与老同学们组织了“福州十九中1969届2连2排校友重返分校”聚会,有19个同学参加,大家一起重返了北峰校区,走访了原来的学校、村庄。

  49年过去了,如今乡村的变化让他们暗暗惊叹:当年的羊肠小道如今已变成宽阔、平坦的水泥路,道路两旁立着村民们自建的小楼,贴着洁白的瓷砖。改革开放40周年新农村的美好,可见一斑。

  那一天,杨曾和与老同学们重聚北峰,拍了一张大合照。

  □新闻链接

  晒晒老照片讲讲老故事

  12月5日至30日,晋安区旅游事业局联合福州晚报,启动“重拾芳华 遇见美好”晋安北峰行活动,向40年前在北峰分校学习的学子们发出“晒晒老照片、讲讲老故事”的邀约。近日,本报新闻热线968800接到不少当年学子的来电,他们分享了各自的故事。

  如果您有在北峰分校“学工学农”的经历,您手上有当年的老照片,或是愿意分享当年的“芳华”故事,可通过以下3种方式与我们取得联系:

  一是将老照片(加图片说明)与故事文字材料,连同您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发送至晋安区旅游事业局官方邮箱(jaqlyj@ 163.com)。

  二是拨打福州晚报新闻热线968800,留下您的姓名和联系方式,记者会主动与您取得联系。

  三是可在福州晚报官方微信后台作如下留言:重拾芳华+姓名+手机号+老照片/讲故事。

相关新闻
新闻发布 更多

全省首个家校社协同育人法治联络站在晋安成立

近日,晋安区法院联合区教育局、区妇联在晋安区岳峰镇桂溪社区,揭牌成立全省首个家校社协同育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