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晋安新闻网 >> 区域特色 >> 正文

象园木雕:联结榕台亲缘关系的一条纽带

2016-03-11 16:07:07       作者:晋安区文体局 陈亮/文  【字号

  我国的木雕艺术源远流长,大约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目前我国所发现的最早的木雕艺术品,是距今七千多年前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木雕鱼和辽宁新乐出土的木雕乌。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化与聚合融汇,我国逐渐形成了浙江东阳木雕、浙江乐清木雕、福建福州木雕、广东潮州木雕这四大木雕流派,并形成了福州、东阳、潮州三大木雕产区。福州既是福建木雕的发源地,也是福建省木雕产品的主产区,福州木雕集中代表和反映了福建木雕的艺术特色和艺术水准。

  福州木雕的发源及艺术流派

  福州木雕以龙眼、黄杨木、樟木、荔枝木等树木为原料,经过设计、打坯、修光、上色、打蜡、嵌铜丝、嵌牙目等十多道工序,精心雕琢装饰而成。其表现形式以圆雕为主,兼用浮雕、透雕、镂空雕、线雕、阴雕、漫雕等多种方式,所反映的题材大多为古典的仙佛、老翁、仕女、武士、大肚弥勒、寿星、铁拐李、观音、罗汉、渔翁、达摩等人物,也有一些花、鸟、鱼、虫、野兽、家禽等动物。福州木雕的雕刻技法别具一格,多种多样,有块面切除法、相纹进刀法、钻锯镂透法、抠刮代削法、倒刀行止法等十来种。

  福州市晋安区象园村是福州木雕,也可以说是福建木雕的发祥地。由于历史久远的原因,其具体诞生年代已无从考证了。可以知道的是,象园村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大村,人口总体保持在两千人左右,从事木雕手工艺是象园人世代谋生的手段。象园村的木雕艺人擅长雕刻人物、草、虫、花卉、果盘以及祠堂神主和庙宇建筑。改革开放以前,全村有70%以上的村民从事木雕行当,过着半工半农的自给自足的生活。明朝初年,有长乐人孔氏随父移居福州象园村,拜象园木雕艺人为师,并与师傅之女结成连理。孔氏原本专攻寺庙佛像和民居装饰雕刻,后来独辟蹊径,利用树根天然疤痕,相形度势,巧施刀斧,雕刻出各种典雅古朴的人物和生趣盎然的禽兽。象园本土艺人从中深受启发,争相仿效并加以改革创新,从而使象园木雕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

  象园村蓬勃兴旺的木雕业产生了辐射效应,其周边的大坂村、雁塔村等村落受其影响,也发展起本村的木雕手工业,并在形成了各自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特色。这样,大约在明末清初时期,福州木雕逐渐形成了象园、大坂、雁塔三个艺术流派。象园派,以柯庆元为代表(俗称柯派),其作品人物动态逼真,讲求面部神韵,衣纹柔软,人物面具更是独家所有。创作题材中,动物品类繁多。大坂流派,以陈天赐为代表(俗称陈派),作品多以人物雕刻为主,形神兼备,善于刻画人物内心世界。陈派仕女脸部圆润雅致,温柔可人;仙佛形态各异,衣纹飘动有致;武将刚毅勇武,盔甲花饰变化多姿。雁塔流派,以王清清为代表(俗称漆器派),以与漆器结合的花饰雕刻为主,擅透雕、薄雕以及镶嵌,讲求布局和透视,立体感强。雁塔派刀法灵动,雕镂玲珑剔透,人物雕刻刀路浅薄,衣纹平顺,面部圆润,表情丰富。岁月流转,福州木雕的三大流派彼此吸纳涵化,互相借鉴融合,共同推动福州木雕艺术向前发展。

 

  台湾木雕“根”在福州

  台湾木雕业一致认同其木雕手工艺源自闽、粤,而其“根”在福州。台湾木雕与福州木雕的渊源可追溯到民族英雄郑成功开发台湾时期,其中就包括一大批掌握木雕技艺的福州人东渡台湾,谋生立业。这样,福州木雕手工艺便随他们一同在台湾落地生根,成长壮大起来。如今在台湾木雕界享有盛名的工艺大师中,福州籍人士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例如在台湾号称佛像雕刻“三条龙”的陈俊柽、林起凤、林邦铨三人均来自福州。其中,陈俊柽,系福州大坂流派创始人柯传钟的得意门生,擅长木雕、泥塑、脱胎佛像,深受台湾同胞的喜爱。在台湾有着“木雕佛像状元”之称的林福清大师,1890年生于福州,其代表作是台南法华寺和竹溪寺的《十八罗汉》、《西方三圣》等木雕作品。他在台湾广纳徒弟,培植后生,基隆的陈连紫、竹北的彭木泉便是其高徒。彭木泉在林福清的指导下,悉心钻研福州传统雕刻技法,深刻领悟其理念神髓,并在此基础上加以融汇创新,雕刻的人物形神兼备,静中含动,富有个性,被人们称为“阿技师”。

  在台湾的台北、台南、嘉义、北港、彰化、新竹等地,遍布各时期来自福州的木雕艺人,林发木、陈禄官、陈春生等人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丰原慈济宫的十八罗汉、北港朝天宫的文昌帝君、新埔广和宫的三山国王和普陀岩观音菩萨等木雕珍品便是他们奉献给台湾同胞的宝贵文化遗产。

  由于福州本土木雕艺人思想开放,传艺不分亲疏远近,许多被福州木雕艺术魅力所吸引的台湾同胞,纷纷飘洋过海,慕名来到福州拜师学艺。这些学有所成的台湾艺人回台后,自然成为当地木雕业的技术骨干,其中就包括王稻瑞、林增桶、古金荣、刘清福、柳长城以及柳焕章父子等人。在福州木雕业的支持下,台湾木雕技艺和风格日趋成熟,木雕产业也逐渐发展壮大,并最终成为台湾民间工艺百花园中一朵亮丽的奇葩。

  台湾木雕之乡的福州艺缘

  说到台湾木雕,不能不提台湾木雕博物馆。该馆位于台湾苗粟县三义乡,是台湾唯一一座专业性木雕博物馆,在台湾乃至亚洲都享有盛名。它之所以在三义乡落户,是因为三义是名副其实的“台湾木雕之乡”。目前,三义拥有木雕名人创作室60多家,作坊和专卖店200多家,其木雕产业占台湾全岛60%以上。三义木雕自古以来就与福州木雕结下了不解之缘。早在明清时期,经过两岸木雕艺人交流互动,福州木雕的技艺元素和创作理念融入到三义木雕之中,从而孕育出反映榕台传统文化共性,又具有台湾地区特色的三义木雕文化。1945年,日本投降后,三义木雕先行者吴进宝的后人,为再次提升三义木雕艺术品质,专门派人到福州“寻根”,重金礼聘福州木雕艺人林永金大师等四人到三义带徒传艺,再次为三义木雕注入了新鲜血液,使其重新焕发艺术生机。此后,三义木雕产业水准不断提升,逐渐由家庭副业转为小型工场,进而形成企业化生产经营模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三义木雕外销日本及欧美等地,成为台湾举足轻重的创汇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承接先前的光荣传统,榕台木雕文化艺术交流日趋频繁,技艺探讨和作品展示交流不断。晋安区作为福建及福州木雕的发源地,高度重视以木雕艺术为媒介,积极搭建海峡两岸合作平台。举办“闽台木雕精品展”活动,提升了两地木雕业的产业水准,促进了两岸乡亲的情感交流,拓展了两岸木雕技艺的沟通对话渠道。榕台木雕文化艺术交流,已成为联结两岸亲缘关系扯不断的纽带。

相关新闻
新闻发布 更多

林宝金吴贤德带队开展“河长日”暨“护河爱水、清洁家园”活动

3月14日是福州市“河长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河长林宝金,市长、市河长吴贤德带队赴晋安区

文明创建 更多
区域特色 更多
福州地铁两个TOD项目开工 打造“站城一体化”模式

福州地铁两个TOD项目开工 打造“站城一体化”模式

晋安湖“龙抬头”龙舟盛事来了

晋安湖“龙抬头”龙舟盛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