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晋安新闻网 >> 区域特色 >> 正文

闽都文化 熠熠生辉

2017-06-09 08:46:48   来源:福州日报     作者:吴晖  【字号

  三坊七巷。李芳 摄

  编者按

  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赋予福州独特的人文气息;东进南下的发展战略,让福州向海的梦想触手可及;生态优美的城市环境,让绿色“福利”人人共享;海纳百川的广阔胸怀,推动福州开放发展的步伐迈得愈发坚实;马上就办的优良传统,促进福州的办事效率不断提升……即日起,本报推出系列深度观察报道,全面盘点总结福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敬请关注。

  时光流转,岁月嬗递。福州这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高楼林立,充满了现代气息,但仍葆有“山在城中、城在山中”“三山两塔一条街”的古城格局,其富有特色的山水城市空间格局被吴良镛院士誉为“东方城市设计的佳作”。

  “福州人杰地灵,徜徉在黛瓦白墙的三坊七巷,林则徐纪念馆,严复故居,林觉民、冰心故居……可与中国众多近现代历史文化名人来一次‘邂逅’。福州真不愧是有福之州!”昨日,带孩子来福州旅游的杭州市民翁清逸对福州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赞不绝口。

  福州不仅有三坊七巷文化,还孕育出了以昙石山文化、船政文化、寿山石文化等为核心的闽都文化,它们共同铸就了闽都文化的辉煌历史。

  闽都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海纳百川,在近代中国的大变革时代,福州创造了众多的中国第一,在中国思想史、文学史、近代海军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昙石山文化:福建文明之源

  “上半部是圆锥形柄,下装部为壶形,四五千年前的昙石山人就使用如此精美的陶灯,‘中华第一灯’名不虚传。”昨日,来闽侯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参观的一群温州游客,围着陶灯啧啧称奇。

  “1954年1月,昙石村村民在修堤取土时,发现了大量白色蛤蜊壳堆积层,后来开始重要的考古发掘,从而揭开了不为人知的先秦闽族文化。阳光下的墓葬、陶器和壕沟告诉人们:福建文明从这里开始。福建文明史也由原来的3000年向远古大大推进了一步。”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工作人员连颖的介绍,更是让游客感叹不虚此行。

  昨日在昙石山遗址博物馆,记者还看到不少孩子在馆内开辟的陶吧亲手制作陶器。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体验中国传统的陶文化,同时也为了增加博物馆的吸引力与互动性。”

     三坊七巷文化:折射中国半部近代史

  林则徐、沈葆桢、严复、林觉民、林旭、冰心等大量对当时社会乃至中国近现代进程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从三坊七巷走出来的。也因此,三坊七巷拥有独一无二的人文价值,赢得了“一座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美誉。

  曾经,三坊七巷破败不堪,2007年以来,福州市投入40多亿元,通过对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鱼骨状”总体格局的恢复,对传统建筑及街巷历史风貌的整治,对传统商业建筑和公共建筑的保护、整治与修复,对传统院落园林的整治与充分利用,展现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独特的建筑、园林特色,凸显了其明清民居建筑博物馆的历史价值与建筑风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福州还很注重传承与发展街区活态的历史文化精髓,通过保护三坊七巷所蕴含的各项民俗活动、民间曲艺、民间工艺、风味饮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深刻体验区域民俗文化等提供优良的环境、条件与载体。

  三坊七巷先后荣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中国旅游投资奥斯卡奖——第六届中国旅游投资艾蒂亚奖“中国最佳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奖”,成了福州市民常逛、外地游客必来之处!

  福州三坊七巷保护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谢谦华告诉记者:“三坊七巷将引入‘互联网+’概念,进一步完善‘吃、住、行、娱、乐、购’等旅游六大要素布局。”

  船政文化:孕育中国近代海军

  中国第一艘钢铁战舰、中国第一架水上飞机是在哪里诞生的?在位于福州马尾的福建船政学堂!

  设计中国第一条铁路的詹天佑,中国天文学会创始人、紫金山天文台筹建者高鲁民也是从福建船政学堂走出来的!

  依山傍水的马尾,是中国船政文化的发祥地和近代海军的摇篮。福建船政研究专家刘孝鋆告诉记者:“虽因时代局限,福建船政学堂的辉煌只延续了40多年,但在历史长河中,展现了近代中国先进科技、高等教育、工业制造、西方经典文化翻译传播等丰硕成果,孕育了诸多仁人志士及其先进思想,折射出中华民族特有的励志进取、虚心好学、博采众长、勇于创新、忠心报国的传统文化神韵,这些正是‘船政文化’的精神内核。”

  寿山石文化:雕刻技艺成非遗瑰宝

  去年,福州青年寿山石雕刻家林贤乐的作品《雨巷》,在中国首饰玉器百花奖上摘得金奖——它是中国玉器雕刻类最高级别奖项。

  产于福州寿山乡的寿山石色彩斑斓、晶莹剔透,令人爱不释手,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素有“天遣瑰宝”“石中之王”的美誉。寿山石多次参与“国石”竞选并名列候选石榜首,2012年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伴随着寿山石的开采,寿山石文化应运而生,经过福州传统手工艺人精心雕琢而成的寿山石雕刻工艺品,是中国传统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寿山石雕刻技艺更是成为首批入选国家非遗名录的项目。寿山石文化以独特的意蕴,为闽都文化增光添彩。

  丝路文化:海丝之路的重要见证

  漫步福州,人们会与“织缎巷”“锦巷”“横锦巷”“机房里”这些与纺织业相关的街巷不期而遇,它们见证着福州纺织业曾经的辉煌和那段海丝文化的过往岁月。

  早在宋元时期,福州已成为当时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中丝绸的主要生产地之一,福州港已成为“万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的繁华国际贸易港口。

  福州港不仅是直接的对外贸易港,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主要的转运港。福州市博物馆馆长张振玉经过多年调研分析和查阅史料发现,由闽江水路转运景德镇、龙泉窑陶瓷,正是当时首选的捷径。从青白瓷到青花瓷,依托闽江水道,大量景德镇、龙泉窑的陶瓷器销往世界多国。出水的“碗礁一号”等沉船,应是当时繁荣的福州港转运陶瓷外销盛况的重要历史见证。

  目前我市正在加快海丝申遗工作,并启动了“文化福州·艺术闽都”建设,深入实施文化建设六大行动计划。一幅“文化福州、艺术闽都”的画卷正在人们眼前徐徐展开!

相关新闻
新闻发布 更多

林宝金吴贤德带队开展“河长日”暨“护河爱水、清洁家园”活动

3月14日是福州市“河长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河长林宝金,市长、市河长吴贤德带队赴晋安区

文明创建 更多
区域特色 更多
福州地铁两个TOD项目开工 打造“站城一体化”模式

福州地铁两个TOD项目开工 打造“站城一体化”模式

晋安湖“龙抬头”龙舟盛事来了

晋安湖“龙抬头”龙舟盛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