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晋安新闻网 >> 区域特色 >> 正文

福州海丝文化地图·晋安篇(下)

2018-06-04 10:20:16   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李琼 石美祥 维琦  【字号

  晋安区是1996年从郊区更名而来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鼓岭的洋人别墅,鼓山的涌泉寺、灵源洞摩崖石刻,洋里村牛山的石阶路和摩崖石刻、远洋村的将军庙及象园木雕等,均是福州海上丝绸之路商贸、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1、宜夏村:洋人别墅

  洋人别墅

  洋人别墅主要散落在鼓岭宜夏村。1895年出版的毕腓力《鼓岭及其四周概况》等书记载,清光绪十一年(1885)夏天,美国伍丁牧师从福州到连江县,途经鼓岭时发现此地清凉,可作为避暑之地,当年他在鼓岭租了属于本地人的房子以避暑。伍丁的发现,在外侨中迅速流传。第二年,英国驻马尾领事馆馆医任尼在梁厝村建起第一座别墅。之后,英国、法国、美国、日本、俄国等20多个国家的侨民、外交人员纷纷前来避暑,其中有些外国人也在鼓岭建造别墅。至1949年,鼓岭共有300多座洋人别墅。

  宜夏3号别墅又称宜夏别墅,1907年至1925年由外国人建造,后为侨民医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鼓岭卫生院,1985年改为宾馆。1998年3月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2、鼓山:涌泉寺

  涌泉寺

  涌泉寺在鼓山灵源洞西侧,始建于唐。寺内的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钟楼、藏经殿、鼓楼、印经楼等楼阁构成一组规模庞大的建筑群。

  寺中的藏经殿面阔五间,进深七柱,两侧陈列着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及乾隆七年(1742)的御赐藏经,以及明版《南藏》《北藏》与清版《龙藏》等9000部佛经,还有用“贝多罗”树叶制成的巴利文南传佛经7种和历代高僧大德刺血书写的经书600多册。

  此外,寺内还存有明、清等各个时期的经书、佛像雕版一万余块。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清代涌泉寺方丈道霈法师著作《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共120卷,分装48册,雕版2425块,这是康熙年间具有代表性的佛学著作。1925年,弘一法师曾印了几十部赠送给日本各大寺院。另外,之前福州佛学书局用涌泉寺雕版承印的佛经等在国内及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流通。

  3、灵源洞:摩崖石刻

  鼓山灵源洞附近有众多摩崖石刻,其中方涯和陈侃等游鼓山题记在石门附近。摩崖高174厘米,宽105厘米。文曰:“嘉靖甲午(1534)日月阳止,余从司谏陈公侃、大行高公澄暨本郡林仪部炫、龚太史用卿联舆游于鼓山之上,憩灵源亭,饮焉。玉削瑶擎,镌题丛错,无虚石焉,古今游人意也。既陟巅,又饮焉。观元晦所笔‘天风海涛’者,觉目极矣……陈、高使琉球而来,凡再登也……巡按福建监察御史方涯书。”

  陈侃,浙江鄞县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授行人,官刑科给事中,嘉靖十三年(1534)为册封琉球国王正使,后迁南京太仆少卿,著有《使琉球录》。高澄,顺天府固安县人,嘉靖八年(1529)进士,授行人,嘉靖十三年(1534)夏,以副使身份随陈侃册封琉球。林炫,闽县林浦人,正德九年(1514)进士,官至礼部主事,通政司参议。龚用卿,福州怀安人,嘉靖五年(1526)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出使朝鲜,官至国子监祭酒。方涯,安徽太平人,嘉靖八年(1529)进士。此段石刻是陈侃出使琉球后路过福州再登鼓山题名。

  摩崖石刻

  4、洋里村:石阶路和摩崖石刻

  石阶路

  石阶路和摩崖石刻,位于鼓山镇洋里村牛山岩石上。在洋里村与牛山顶飞炉庙之间,有一块长、宽均90多米的巨岩。岩石陡而光滑,难于攀登。巨石上凿一段长94米、宽1.1米左右的石阶,计79级。

  山顶石阶路边有一段摩崖石刻,刻文记载北宋政和五年(1115),邑人萧邻为“使船海道并父母乞保平安、各延景福”而开此路。

  牛山石阶路及摩崖石刻保存完好,是福州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遗存,1992年12月被列为郊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5、远洋村:将军庙

  将军庙

  将军庙,位于鼓山镇远洋村。该庙始建于明代,奉祀琉球金将军,清光绪元年(1875)重修,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金将军,字伯通,琉球国唐营(俗称久米村)人,时任琉球国将军。嘉靖三十九年(1560),国王尚元遣使上表请求册封,金伯通奉命护航。以后但有朝贡,也多以伯通护航。嘉靖四十一年(1562),伯通有一次以护航使节至闽江口,忽遇狂风暴雨,翻船落水,遗体随潮水漂流至闽江边的远洋村江边。乡人积极营救,但已无力回天,只获随身腰牌一面,始知为琉球国金将军,于是上表朝廷。乡人还保存其遗体,在遗体上覆以灰土,将其塑成神像,故名“肉身将军”,并建庙祀之。

  6、象园:象园木雕

  象园木雕艺人俞师傅正在制作木雕

  象园是福州木雕的主要发祥地。据象园木雕协会会长柯宜春介绍,《福州地方志》记载,福州木雕技艺可追溯到唐宋,从民间建筑和佛像神龛雕刻发展起来。明末清初,福州木雕发展达到兴盛时期,木雕艺人集聚象园,随后产生辐射效应,周边的大坂村、雁塔村等受其影响,从而形成了三支各具特色的艺术流派。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福州成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在商人的推动下,福州木雕由此销往世界。2007年,象园木雕工艺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保护项目。

相关新闻
新闻发布 更多

全省首个家校社协同育人法治联络站在晋安成立

近日,晋安区法院联合区教育局、区妇联在晋安区岳峰镇桂溪社区,揭牌成立全省首个家校社协同育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