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晋安新闻网 >> 区域特色 >> 正文

分类垃圾处置 将打通“最后一公里”

2019-04-10 09:40:18   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林春长  【字号

  餐厨废弃物处理厂内景。

  焚烧垃圾产生的炉渣用来制作透水砖。

  调度中心后台可以看到储存罐内的垃圾量。

   5月1日起,福州全面推行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前端分类后,如何避免后端“大杂烩”,这是大家关注的问题。记者昨日探访时获悉,全国规模最大、总面积达5371亩的红庙岭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按照“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目标,预计明年6月前建成全部的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届时,它将成为“近零排放”的森林式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打通我市垃圾分类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生活垃圾分类处置

  生活垃圾怎样分?按照《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规定,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大件垃圾、其他垃圾等五类。

  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垃圾分类工作以“分得清、收得齐、运得走、处理好”为导向,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无缝衔接体系。作为全国垃圾分类46个重点城市之一,福州在前年就开始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到去年年底,全市有50多个小区、单位开展垃圾分类试点,设置不同颜色的垃圾桶。

  生活垃圾如何收集、运输?目前,我市五个中心城区的垃圾站干湿转运机已分设到位,51辆湿垃圾(厨余垃圾)专用运输车全部到位并喷上标识。

  生活垃圾怎样进行处置?如今,干湿、有害、大件等垃圾的处理能力已形成,危险废置物综合处置厂和餐厨废弃物处理厂开始试运行,大件垃圾(园林)处置厂计划7月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垃圾“变废为宝”

  当前,福州城区每天垃圾量为3800吨至4000吨。按照原来的处置方式,这些垃圾或被焚烧,或被填埋。分类之后,垃圾将被送到不同的处理基地,不仅做到无害化处理,还可实现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

  昨日,记者在红庙岭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内的餐厨废弃物处理厂看到,一期项目已经试运行,二期项目正在进行最后的建设。项目负责处理福州中心城区家庭日常产生的食物下脚料、剩菜剩饭,以及农贸市场、商场和超市的废弃果蔬等有机垃圾。每期项目日均可处理250吨厨余垃圾、25吨废弃油脂。

  据介绍,餐厨废弃物处理厂采用“预处理+湿式高温厌氧”的先进处理工艺,厌氧产生的沼气经过净化后,用于厂内燃气锅炉供热,剩余的可用于发电。废弃油脂经过预处理系统和生物柴油制取系统,生成生物柴油及副产品。项目运行后,可满足中心城区餐厨垃圾的处理需求。

  而红庙岭垃圾焚烧炉渣综合利用厂,日均处理炉渣450吨,将其制成透水砖,实现炉渣100%资源化利用。

  处理设施明年全部建成

  从1995年至2015年,红庙岭建成投入运行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有8个,包括垃圾卫生填埋场一期、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垃圾渗滤液处理厂等。

  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计划到明年,五个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分类覆盖率达到95%以上,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我市生活垃圾实现“只烧不埋”、焚烧率力争实现100%的目标。

  当前,红庙岭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在建项目有15个(其中,6个为已建成项目的扩建工程,9个为新建项目),包含餐厨废弃物处理厂、危险废置物综合处置厂、生活垃圾焚烧和垃圾焚烧发电厂三期项目等。各类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实现垃圾分类处理、资源循环利用、废弃物有效处置的无缝高效衔接体系,涉及居民日常生活垃圾的综合处理。

  在这些在建项目中,一期填埋场封场覆盖及生态修复工程总投资2.13亿元,计划下月完成,将实现陈年垃圾彻底无害化处理。

  红庙岭生活垃圾焚烧协同处置项目总投资约8.6亿元,设计处理规模为每天1200吨。该项目定位为新型垃圾综合处置系统,是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垃圾处理的“托底工程”,不仅进行正常的垃圾焚烧发电,还将处置其他垃圾处理设施排出的固体、液体废弃物。该项目计划明年6月底前建成并试运行,届时实现园区产生固渣等废弃物的全处理,彻底解决垃圾分类的干垃圾处理。

  该产业园各类垃圾处理设施,按照“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目标,将在明年6月前全部建成,以打通我市垃圾分类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届时,园区将成为“近零排放”的森林式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

相关新闻
新闻发布 更多

林宝金吴贤德带队开展“河长日”暨“护河爱水、清洁家园”活动

3月14日是福州市“河长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河长林宝金,市长、市河长吴贤德带队赴晋安区

文明创建 更多
区域特色 更多
福州地铁两个TOD项目开工 打造“站城一体化”模式

福州地铁两个TOD项目开工 打造“站城一体化”模式

晋安湖“龙抬头”龙舟盛事来了

晋安湖“龙抬头”龙舟盛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