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晋安新闻网 >> 区域特色 >> 正文

晋安全链条管理城市“成长的烦恼” 益凤建筑垃圾资源化基地打造全国标杆

2022-01-07 10:05:24   来源:福州日报     作者:朱榕  【字号

  晋安全链条管理城市“成长的烦恼”  益凤建筑垃圾资源化基地打造全国标杆

  益凤建筑垃圾资源化基地透水砖生产车间。本报记者 叶义斌摄

  晋安全链条管理城市“成长的烦恼”  益凤建筑垃圾资源化基地打造全国标杆

  南方建材市场周边旧屋区改造项目工地,拆除、清运、资源化利用无缝衔接。本报记者 叶义斌摄

  晋安全链条管理城市“成长的烦恼”  益凤建筑垃圾资源化基地打造全国标杆

  城管执法人员夜查建筑工地。(晋安城管供图)

  位于晋安区的福州益凤建筑垃圾资源化基地正上演垃圾变资源的“魔术”——吃下渣土,吐出环保地砖,以另一种面貌重回城市。“浴火”重生,是福州渣土治理转型的关键一步。眼下,益凤基地正加快二期建设,计划建成全省规模最大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基地,打造全国行业标杆。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建筑垃圾的产生和排放量迅猛增长。面对建筑工地多,建筑垃圾体量大、管理消纳难的问题,晋安区城市管理局积极探索“源头控制有力、运输监管严密、消纳处置有序”的全链条管理模式,逐步实现渣土精细化管理、资源化利用“两条腿走路”。

  探索资源化利用

  “吃”下渣土“吐”出砖

  益凤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一期第一条建筑垃圾预处理生产线和压制砖生产线2019年底投入运营,平均每年“吃”下100万吨建筑垃圾,日消纳3000吨建筑垃圾。加上前期场地平整,2018年5月以来,基地累计消化建筑垃圾和干性渣土约500万立方米,有效解决了五城区建筑垃圾消纳难题。

  这些建筑垃圾都去哪儿了?在益凤基地生产车间,记者找到答案:砖块渣土经破碎、筛分,产生不同规格的再生骨料,自动运输至制砖机,和水泥等混合物搅拌后,制成不同规格和用途的压制砖。“建筑垃圾运到基地,经过生产线压制成砖,最快12个小时就能变废为宝。”基地工作人员介绍,基地生产的四大系列再生砖和不同级配再生骨料等已广泛应用到市政建设中,以另一种面貌回归城市。

  基地在全国首创连锁式透水砖及装配式透水基层,拥有强大的吸水能力,每立方米透水基层可“喝”下200公斤水,可广泛应用于海绵城市建设,在“八闽第一街”华林路改造中成为“明星产品”。

  在此基础上,晋安区积极创新,2020年4月,全省首个建筑垃圾拆除、清运、资源化利用一体化项目在鼓山镇沿山片旧屋区改造(樟林片区)工地启动,首次将后端的垃圾预处理系统“前置”到工地上。机器轰鸣声中,前端吃进去的渣土,当场就变成5种规格的再生骨料,从后端“吐”出来,就近用在道路垫层施工和基坑填充中。

  项目业主相关负责人表示,“三位一体”模式不仅大幅降低垃圾外运总量,减轻对城市卫生、交通、环境的压力,而且现场分类还大幅提高资源化利用率。数据显示,在樟林片区旧改项目中,通过一体化处置,就地转化60%的建筑垃圾。

  目前,建筑垃圾拆除、清运、资源化利用一体化已形成全国首创的全过程标准,正积极申报福州地方标准。

  晋安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益凤项目二期将利用地铁盾构土等原材料,建设年产量2.2亿块的清洁环保烧结砖项目,计划2022年建成,推动基地年消化渣土能力达200万吨。同时,积极推进坂中村二次装修垃圾收纳与资源化利用项目前期工作,让二次装修垃圾也能变废为宝。

  建立“15分钟”联动制

  扩大治理“朋友圈”

  2021年,晋安区城管局持续开展24小时全覆盖的建筑垃圾专项整治,以街、镇为基本单元,建立建筑垃圾处置项目执法监督网格化管理机制,加强日常巡查监管,在主干道随机设卡,严厉查处违规运输处置建筑垃圾、渣土运输车辆未净车出场、渣土运输车辆未密闭、“滴洒漏”造成道路污染等违规行为。2021年,该区共立案查处渣土类违法案件1248起、处罚总金额696.9万元,有效遏制各类渣土乱象,实现精细化管理。

  渣土车“滴洒漏”普遍面临取证难,如何破解?晋安区城管局转变思路,和各环卫保洁企业、环卫工人建立常态化联动机制,扩大“朋友圈”,精准打击渣土乱象。

  “化工路57号路灯杆处十字路口,环卫工人发现有渣土车未平斗运输,沿路‘滴洒漏’。”近日,晋安区城管局在“环卫渣土联动整治”微信工作群内接到这条消息后,属地中队15分钟内迅速响应、介入查处。不只是环卫工人提供线索,城管执法人员发现路面污染,也可以及时在微信群内通知保洁公司到场清洗,响应时间也是15分钟。

  “环卫作业工人多、作业范围广,和他们联动能够做到精准发现、及时查处,实现执法效能最大化。去年我们在化工路试点该机制,形成有效震慑,今年我们将把这个机制推广到全区主次干道。”晋安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守好“福州蓝”,晋安区城管局全力开展建筑工地净车出场专项整治,2021年组织执法人员对全区176处工地逐一检查,发现并整改存在问题的工地64处。

  晋安区城管局还加强联动执法,增加和市城管支队、市渣土处置中心以及晋安区交警大队、生态环境局、建设局、房管局、各镇(街)的联合执法次数,形成监管合力。

  根据近年来的渣土案件办案经验,晋安区城管局启用建筑垃圾案卷网络审核,推出建筑垃圾违法案件7天内形成案卷、15天内上报审批、1个月内办结,确保案件月月清、季季清、年度办结率100%。

  开展“静夜守护”

  让城市“一夜好梦”

  建筑工地是城市发展的见证,但随之而来的,除了渣土,还有噪声、扬尘等影响群众生活的“成长阵痛”。

  2021年,晋安区城管局开展为期5个月的建筑工地静夜守护专项整治,采取定点、定人、不定时的巡查方式,发现辖区在建工地在限制时间擅自进行噪声污染作业的,立即责令停工并按照《福州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若干规定》予以处罚。对确需夜间施工的工地,积极引导业主及施工单位向生态环境部门申请夜间施工许可证,并提前向属地社区报备,对居民做好沟通和解释,取得居民理解和支持。

  “静夜守护”专项整治期间,晋安区城管局共查处建筑施工噪声扰民案件508起、处罚总金额105.2万元,有力保障群众的睡眠。

相关新闻
新闻发布 更多

晋安:风劲帆满拓新程 乘“数”而上天地宽

站在数字中国建设的思想源头和实践起点,一场春潮正席卷千行百业。8年的“峰会时间”,见证数字中国

区域特色 更多
“水韵榕城”福州文旅嘉年华启动,四大主题打卡线路首发  “五一”潮玩福州水岸 领略水韵好风光

“水韵榕城”福州文旅嘉年华启动,四大主题打卡线路首发 “五一”潮玩福州水岸 领略水韵好风光

晋安15个重大项目开工 闽西南·福州智造e谷打造山海协作标杆

晋安15个重大项目开工 闽西南·福州智造e谷打造山海协作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