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晋安新闻网 >> 区域特色 >> 正文

采用半地下式结构布局,地面为开放式公园 全省最大“隐身”垃圾转运站投用

2022-02-14 09:34:15   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李锦清  【字号

采用半地下式结构布局,地面为开放式公园 全省最大“隐身”垃圾转运站投用

洋里城市管理综合体地面建筑与景区风貌相融合。福州水务集团供图

  记者昨日从福州水务集团获悉,我省规模最大的半地下式垃圾转运站——洋里城市管理综合体已正式投用。

  洋里城市管理综合体位于晋安区三环快速路附近,占地面积17.2亩,总投资约2.23亿元,最大处理规模为800吨/天,服务范围包括整个台江区和晋安区部分地方,服务人口约90万人。

  该项目地面空间为一座开放式公园,面积约1000平方米,设有可供市民休闲的小广场。

  建设单位福州水务集团的相关人士介绍,按照市政府提出的“看不见垃圾,见不到场所,闻不到异味”的指导理念,项目采用半地下式结构布局,按照园林式建筑设计,对地面建筑实行立体绿化,将项目地面空间打造成城市休闲广场,在提升我市垃圾分类工作水平的同时,实现了洋里城市管理综合体地面建筑的“隐身”。“地面公共服务设施的外观风貌,与附近的鼓山风景区融合,增加了市民的休闲场地,提升了城市人居环境。”工作人员介绍。

  那么,这座大型垃圾转运站是如何做到“闻不到异味”的呢?这离不开智能中控系统的“智慧”掌控。就拿装载着其他生活垃圾的小型收运车辆来说,当它驶入洋里城市管理综合体,通过地上的计量称重系统后,系统语音自动发出提示,引导车辆来到对应的其他生活垃圾泊位进行卸料、垂直压缩,大型智能除臭系统同时启动,对作业过程进行除臭、降尘,产生的污水将经过多流程处理达标后排放。

  据了解,洋里城市管理综合体采用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压缩、转运、除臭、污水处理设备及工艺,站内设置8个机位,其中厨余垃圾2个、其他垃圾6个,通过智能中控系统实现从卸料到分类压缩和转运过程的全自动化作业。

  该项目包含前端垃圾收集和站内压缩转运两个部分,正式投入运营后,压缩后的垃圾通过大型垃圾转运车,全部运往红庙岭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进行无害化分类处置。

  此外,洋里城市管理综合体还具有环卫车辆充电、垃圾分类宣教、环卫驿站等功能,体现了融入城市发展的理念。

相关新闻
新闻发布 更多

晋安:风劲帆满拓新程 乘“数”而上天地宽

站在数字中国建设的思想源头和实践起点,一场春潮正席卷千行百业。8年的“峰会时间”,见证数字中国

区域特色 更多
“水韵榕城”福州文旅嘉年华启动,四大主题打卡线路首发  “五一”潮玩福州水岸 领略水韵好风光

“水韵榕城”福州文旅嘉年华启动,四大主题打卡线路首发 “五一”潮玩福州水岸 领略水韵好风光

晋安15个重大项目开工 闽西南·福州智造e谷打造山海协作标杆

晋安15个重大项目开工 闽西南·福州智造e谷打造山海协作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