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建校园 献礼开学季 榕博小学新校区(潭桥小学项目)竣工,东二环再添重要教育配套
2023-09-07 10:15:34 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阮冠达 【字号 大 中 小】
榕博小学新校区(潭桥小学项目)总建筑面积近3.4万平方米。本报记者 池远摄
9月份新学期开学之际,福州城投集团所属省二建集团传出喜讯,经过8个月的紧张施工,榕博小学新校区(潭桥小学项目)日前竣工,为东二环片区再添重要教育配套。
匠心满满 “抠”出宽阔校园
走进宽敞的校门,一排排橙色的铝单板幕墙格外引人注目。环顾四周,屋顶、大门侧面……洁白的墙面与青春靓丽的橙色配饰,构成校园的主旋律。“橙色代表着活力,希望带给孩子们元气满满的校园生活。”项目相关负责人说。
运动,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快乐的源泉。新校区建成一座大操场,包括跑道、5人制足球场、篮球场等。但在该负责人看来,这样的运动空间还是不太够,“校园占地面积相对较小,我们学习深圳经验,结合场地特点,采用集约化的设计,努力为孩子们多‘抠’一点活动空间”。
走进教学楼,记者发现教室两侧的走廊不同于常见的狭长造型,宽度达7米,几乎可以称为“空地”。“每一层楼都设计了这样的活动空间,实现综合利用,孩子们在楼上也可以放心地跑跑跳跳。”该负责人说。
这样的匠心,也体现在宽阔的体育馆中。记者注意到,体育馆主体虽为篮球场,但篮球场旁仍设置了一处主席台,两侧的看台也设计成可推拉的形式——拉出来时是一处标准篮球场,收起看台又可作为一处活动厅使用。
项目设计过程中,还充分利用屋顶空间,设置了屋顶活动平台、屋面种植区、光伏发电区等,将常常“闲置”的屋顶活用起来,让每一寸地都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引入新技术 施工事半功倍
望着眼前崭新的大楼,很难想象,8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
“去年12月中标,今年秋季就要完工,留给我们的时间只有8个月。”项目负责人回忆道,面对紧迫的时间、繁重的任务,施工方全员上阵、马力全开。施工高峰期,现场有300多人同时作业,所有具备条件的工作面都有城建铁军埋头苦干的身影,日以继夜加速施工。
该项目还引入多项新理念、新技术,让施工事半功倍。
模块化的设计策略广泛应用于施工过程中:平面设计上,一个标准层即构成一个年段模块,既便于教学管理,也有助于节省设计时间;立面设计上,采用基本单元,通用性强,构件标准化、统一化,便于标准化构件预制和装配施工建造,有效缩短建设周期、提高施工效率。
教学楼内广泛使用ALC板,实现从现场砌砖到装配作业的转变,省去近一半的施工时间;综合楼内,别出心裁的空心楼盖技术,既降低结构造价,也有效提升隔声效果、增加楼板刚度。
“我们还将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与施工过程有机融合,在三维图纸中提前做好规划。”项目相关负责人说,复杂的管线是施工的难点,工程师借助三维图纸,对学校提前做好“解剖”,规划管线走向,避免因管线碰撞导致返工,助力施工跑步前进。
补齐短板 打造社区乐园
榕博小学新校区(潭桥小学项目)总建筑面积近3.4万平方米,包括4座建筑,规划54个班级,可提供约2430个学位。
崭新的校园,也让周围居民赞不绝口。“这里附近有晋安湖公园,还有泰禾广场,就是缺学校。”市民周瑞安在附近买了房,新学校的落地让他安心不少,“以后孩子可以在这里读书,非常方便。”
据了解,榕博小学新校区(潭桥小学项目)已入选今年晋安区“教育985”计划,未来可有效解决周边片区适龄学生就近入学问题,进一步补齐教育民生短板。
榕博小学新校区(潭桥小学项目)还着力推进资源共享化,实现田径场地及体育场馆错峰社会共享、地下停车库分时段社会共享,打造全社区共享的美丽校园。
榕博小学新校区(潭桥小学项目)校园整洁美丽。本报记者 池远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