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晋安新闻网 >> 要闻快递 >> 正文

福州精准脱贫 向全面小康“最后一公里”发起冲刺

2016-06-03 09:39:43   来源:福州日报     作者:杨莹  【字号

福州精准脱贫 向全面小康“最后一公里”发起冲刺

  永泰县盘谷乡新丰村在福州市林业部门和福州市纪委驻村干部的帮扶下,引导村民因地制宜,种植油茶、李果等经济作物,发展特色农业脱贫致富。(资料图片)

  脱贫,是全面小康的底线目标和“最后一公里”。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是福州历届市委、市政府接力传承、倾注全力的一场攻坚战。“十二五”期间,福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2010年增长67.5%、82.3%。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时间点的临近,脱贫攻坚步入深水区。入之愈深,其进愈难。如何科学推进精准脱贫,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福州向全面小康“最后一公里”发起了冲刺。

  产业脱贫 拔“穷根”换“穷貌”

  临近端午节,永泰县岭路乡云山村的“农家乐”老板们,又开始物色节日里的兼职帮工了。“每年6月高考一过,我们这儿就进入了旅游旺季,大伙儿有得忙喽。”村委会主任何振华告诉记者。

  云山村是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云顶景区所在地。“我们村海拔高,以前交通闭塞,村民没什么生活出路,劳力不得不外出打工。2006年之前,我们夫妻俩在外头打零工,一年收入还不到1万元。”何振华说,近几年来,政府修通了山下通往云山村的水泥路,引进企业开发云顶景区,云山人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如今,公路两侧的民房全部摇身一变,成了“农家乐”或农家旅社,村民们自己当老板发展旅游业。还有不少村民在景区找到了工作,收入较以往大有提升。

  何振华也利用自家房子开起了“农家乐”饭店,百来平方米的空间,可以摆下10多张桌子,旺季里最多一天要接待500多名游客。家庭年收入由10年前的不到1万元,增长到现在的10多万元。

  旅游业,让云山人摆脱了贫困的日子。看到家乡拔“穷根”换“穷貌”,许多在外打工的云山人纷纷返乡创业。何振华介绍,云山全村有600多人口,2006年常住人口才200多人,现在已增至500多人,“回来的都是青壮年,家乡的环境好了,谁还愿意在外漂泊呢”。

  云山村的变化,是福州产业脱贫、整村推进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福州重点抓好闽清、永泰等扶贫开发重点县和老少边贫岛地区发展。去年以来,永泰精心打造嵩口古镇、春光村、同安村等旅游新名片,在发展山水生态游的同时,着力培育休闲乡村游、体育运动游等新型旅游业态,旅游产业规模和质量持续提升。去年,全县接待游客520.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6.9亿元,分别增长20.1%和25.3%;今年一季度又迎来旅游“开门红”,接待游客136万人次,旅游收入达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和24%。

  闽清县则以现代农业、美丽乡村建设助力农民增收脱贫,食用菌、蔬菜、茶叶、油茶、名优水果、花卉苗木等特色优势产业稳步发展。白中镇霞溪村经过美丽乡村建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由村集体控股的家庭农场,引导农户统一种植农产品,借助互联网扩大销路,带动农民走出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

  产业发展,犹如脱贫活水。去年,永泰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095元和11071元,分别增长7.5%和8.3%;闽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72元,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31元,增长9%。

  多管齐下 因人因户精准施策

  脱贫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关键在于“精准”。扶持谁?怎么扶?扶什么?近年来,福州坚持从这3个问题入手,对贫困户精准立档,因人因户精准施策,推进帮扶政策精准落地,持续提升精准脱贫的实效。

  在连江县东湖镇罗山脚下,一片错落有致、白墙黛瓦的崭新住宅楼,即将迎来从大山迁居而来的畲乡群众。这里是“造福工程”项目——罗山纯少数民族安置小区,规划安置安凯黄家村、蓼沿赤石村、小沧东风村等少数民族村群众。其中,黄家村和赤石村计划3年内完成整村搬迁。目前,一期13栋共300余套安置房已交房完毕,许多畲族村民已开始装修。“这个小区靠着敖江工业园区,就业机会多,就学、就医、买东西都比山上方便太多,乡亲们都盼着早点搬来。”黄家村的蓝依佺说。

  对于地处偏远、生活条件难以改善的少数民族群众来说,“造福工程”是为他们量身打造的脱贫“捷径”。在距离罗山安置小区不远处,同样受惠于“造福工程”、从安凯乡举村搬迁至此的镇安村村民,已在新村安居一年多了。告别了山沟沟,村民们融入了新的城镇生活:不仅可以在村活动中心健身娱乐,还可以到村办工厂和周边企业打工挣钱,收入较原来翻了好几番。“日子好了,村里的‘单身汉’都娶上媳妇了!”村民们喜笑颜开。

  坚持精准施策,分类制定帮扶措施,福州已形成了发展产业脱贫、转移就业脱贫、“造福工程”搬迁脱贫、发展教育脱贫、生态补偿脱贫、低保兜底脱贫等形式多样、多管齐下的脱贫路径。

  5月13日,福州慈善总会在永泰县丹云乡蕃秀玫瑰园举行扶贫开发示范点授牌仪式,双方携手设立50万元的扶贫开发基金。这是我市慈善扶贫的一次创新探索。蕃秀玫瑰园以公司加农户形式,吸收当地贫困户用工,今后将在全乡分片指导农户推广种植玫瑰花,并负责收购加工,造福山区群众。此外,蕃秀玫瑰园公司还承诺每年捐出7.5万元善款及价值2.5万元的产品用于扶贫救助。

  “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以计划生育家庭的贫困母亲为救助对象,帮助她们发展家庭经济。在“幸福工程”的帮助下,连江县潘渡乡的郑密容种起了凤尾菇,一家的经济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仓山区三叉街街道的王芳从摆花摊到开花店,凭着勤劳的双手让家庭摆脱了困境……截至去年底,福州有12个县(市)区、175个乡镇(街道)实施了“幸福工程”项目,筹集项目资金近6500万元,历年滚动投入“幸福工程”资金约1.18亿元,累计救助计生贫困母亲约1.3万户,脱贫率达99.29%,还款率达100%。一个个饱含汗水、艰辛但又充满温暖、喜悦的脱贫故事,在榕城大地奏响了一曲动人的幸福乐章。

 

  完善“兜底”织就民生保障网

  脱贫攻坚并非一日之战。织牢民生“兜底网”,是这场必胜之战的力量之源。

  几个月前,福清龙田的王女士因心脏疾病入院手术,住院总费用超56万元,一家子眼看就要因病致贫。所幸,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她“雪中送炭”,不仅给予她住院补偿10万元,还送来了重大疾病住院大额医药费用补充补偿款20万元。

  目前,福州已将农村儿童白血病、终末期肾病、重性精神病等21类病种纳入新农合重大疾病保障范围。2013年以来,我市已为11.8万人次参合患者累计减免医药费用6863万元;为农村困难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5.2万人次,累计减免新农合、医疗救助费用2.9亿元;全市参合患者享受重大疾病补充补偿5.4万人次,累计支出补充补偿款4.6亿元,其中参合患者年度报销金额超过10万元的有1800多人。

  不仅在医疗领域,在教育、住房等关乎民生的各个领域,一项项惠泽百姓、特别是贫困群众的兜底措施日益完善,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护屏障。

  今年福州市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市级通过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民生支出157.11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达72.7%;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从今年到2020年,每年按上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筹集资金,专项用于实施精准扶贫。

  “实施扶贫小额贷款和贫困人口临时救助等政策”被纳入今年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我市将在闽侯、连江、闽清、罗源、永泰等5个县建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担保金,为扶贫开发对象发展生产提供5万元以下、3年以内的无抵押担保贷款。对遭遇重大疾病、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意外伤害及其他特殊原因等导致返贫或者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者救助之后基本生活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或个人,给予应急性、过渡性的救助。

  “脱贫”成效显现,“精准”仍在持续。我们深信,这场全市上下坚定信心、携手共赴、迎难而上的脱贫攻坚战,必将取得全面胜利!

相关新闻
新闻发布 更多

全省首个家校社协同育人法治联络站在晋安成立

近日,晋安区法院联合区教育局、区妇联在晋安区岳峰镇桂溪社区,揭牌成立全省首个家校社协同育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