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一根针” 串起基层“千条线” ——我市深化主题教育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2023-11-08 11:17:45 来源:福州日报 作者:林晗 【字号 大 中 小】
三坊七巷社区法务特派员现场调解居民纠纷。本报记者 池远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
昨日,在全市深化主题教育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场推进会上,参会人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共同探索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路径。
一项工作机制开辟新路径
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鼓楼区军门社区考察调研,作出“三个如何”重要指示。
为深入践行“三个如何”重要指示,今年以来,鼓楼聚焦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样板,在全国率先探索社会治理专家委员会、市民委员会以及法务特派员机制,简称“两会一员”,全面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全面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据介绍,专家委员会是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的“人才思想库”,旨在发挥专家学者的专业和智力优势,为社会治理把脉会诊、赋能增效。市民委员会是参政议事的“群众智囊团”,通过拓宽民主渠道,引导市民以“主人翁”身份参与治理,实现从“政府定实事政府做”向“百姓定实事参与做”的转变。法务特派员是解决矛盾纠纷的“法务顾问团”,通过整合律师、法官、检察官、法律志愿者等力量,为破解社会治理难题和群众“急难愁盼”提供家门口的法律服务保障。
三支队伍建起来,顶层设计有配套。鼓楼区先后出台建立“两会一员”机制的3份实施方案,明确各相关部门在组织管理、运行维护、工作保障等各环节中的工作职责,形成高位推动、部门协同、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时,制定“两会一员”工作导则,并通过政治激励、物质保障与人文关怀相结合,激发他们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
如今,“两会一制”取得了较好的政治、法律和社会效果:46个研究成果被吸收采纳、落地实践,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纠纷化解等服务5680次,解决问题2356个,获评“2023年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年度十佳案例”。
“我们将围绕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探索,持续深化‘两会一员’机制,完善常态高效的联席制度、畅通共商共享的民意渠道、拓展丰富多元的应用领域,努力为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提供‘鼓楼样本’。”鼓楼区委书记黄建新说。
一张“网”兜起大小事
近年来,仓山区积极推动“数字智治”工程建设,全面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为基层减负,为社区增效。
“在区级层面,我们打造‘智慧城管’‘数字政法’等全域数字平台;在镇街层面,我们形成以金山街道、建新镇为代表的街道、社区和镇村基层数字治理平台,实现了扁平化、智能化、精细化管理。”仓山区委有关负责人介绍。
依托基层综合网络治理数字平台职能分析和指挥中心统一调度优势,仓山区实现基层治理从被动反馈到主动出击的转变。
比如,在台风“海葵”过后,金山街道依托数字平台实时监测道路小区等基础情况,充分调动业委会、物业、保洁、热心群众的力量,12小时内先后完成27个内涝点、11个小区地库积水点、15个停电小区、9个停水小区的排险抢救工作。
在助推企业发展方面,基层数字治理平台同样表现出色。“金山街道探索建立‘自上而下、纵向到底’的服务企业网格体系,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该负责人介绍,依托该体系,金山街道新增招商引资项目17个,举办28期社区经济座谈会,为370家企业送去惠企政策100多次。
将目光转向福清中心城区龙山街道,融东社区推出“天网、地网、人网”三网融合机制,把社区民生实事兜紧兜牢。
“我们建‘天网’,注重发挥天网探头、智慧平台等作用,推动基层治理提“智”提效;布‘地网’,坚持红色网格、体系网格、社区网格相互融合,构建立体高效的社区治理体系;织‘人网’,坚持驻区单位、社区群众、辖区资源等联动互促,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融东社区有关负责人说。
一种工作模式
提升居民幸福感
永泰县嵩口镇积极探索“服务队+工作组+合作社”工作机制,充分吸引、整合、调动社会资本和社会力量,致力于促进村财增收、带动农民致富,助推古镇振兴。
嵩口镇通过实施创业人才扶持政策,吸引外来创客创业和返乡青年回归,作为“服务队”赋能古镇振兴,坚持“政府搭台,干部联动,村民参与”的“工作组”运作机制,让“工作组”与“服务队”充分沟通、碰撞,服务保障外来创客,引导本地人做好本地事。
“得益于福州市推行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机制,嵩口镇紧跟步伐,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合作社,通过合作经营、股份经营、盘活资产等办法,助力乡村农业产业发展。”嵩口镇负责人介绍,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原则,将村党组织联合起来,组建3个中心村党委,推动乡村产业联结、抱团发展。以佳洋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例,该村引进企业打造露营地、特色民宿,每年可为村财带来租金收入4万元。
晋安区茶园街道环南社区是典型的超大社区,存在管辖范围广、老旧建筑物多、流动人口多、无物业小区多、管理难度大等特点。
为解决这些问题,社区持续深化探索打造“近邻连心网、安居新家园、幸福生活圈”模式,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社区内有26个小区无物业管理,如何因地制宜,实现物业标准化管理全覆盖,构建安居新家园?除了拆除毗邻的小区围墙,打包给国企物业统一服务管理外,该社区还采用“支部引领+居民自管”和“党组织领办+社区兜底”两种模式。
“由小区党支部牵头,推选热心党员群众成立小区自管会负责物业管理,并推选产生楼栋长、梯位长,协助参与小区管理。”该社区负责人说,针对不具备引进专业物业条件且无法实现居民自管的小区,由社区党委牵头成立物业企业,由退休社区老书记担任公司法人;吸纳本社区低收入群体作为物业服务人员,由社区党委牵头成立监督小组,负责对物业公司进行日常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