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两年,数千本图书在10个省份的孩子们手中传递 一场从福州出发的“书香漂流”
2025-03-04 09:55:41 来源:福州日报 作者:林榕昇 【字号 大 中 小】
福州学生展示与西藏学生交流的信件。本报记者 石美祥摄
昨日,贵州黔西市第一实验小学的孩子们围坐在一起,翻阅着《幸福草》《茉莉花开》等书籍。这些图书于2023年从福州启程,辗转漂流数万公里,书本扉页上,留着来自福州、上海、四川绵阳、宁夏永宁等地孩子们的笔迹,有的还贴着茉莉花贴纸、夹着宁夏的树叶书签……这些是“月亮河阅读会公益书香漂流”活动留下的温暖印记。
此刻,还有上百本夹着手写信的图书从福州启程,它们将带着茉莉花的香气,继续寻找下一批小读者。
一本书,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启发?一封来自远方的信,又能给孩子带去什么样的风景?
校与校筑起书香之桥
这批图书第一次远行的目的地是西藏。
2023年10月,福建省优秀阅读推广人、福州少儿广播主持人吴冬梅(笔名晓月)前往西藏开展公益阅读活动。行程结束,吴冬梅还一直牵挂着当地的孩子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如何让福建孩子和西藏孩子的心连在一起?”彼时,月亮河阅读会图书漂流已在福州本地开展多年,参与学校众多,师生们有经验、有条件、有热情开展活动。带着这样的想法,吴冬梅决定让月亮河阅读会开启异地公益漂流图书活动,让两地孩子手拉手共阅读。
在她的牵头组织下,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小学和福州晋安第五中心小学的孩子们率先行动。2023年11月20日,两所学校精心挑选了70本书,准备了70封手写信、70份福州特色小礼物,包含过塑的福州树叶,以及香水笔、贝壳、茉莉花茶等,寄往西藏拉萨市第一小学分校。
收到沉甸甸的包裹时,西藏拉萨市第一小学分校原副校长罗含情被孩子们的热情打动:“书信里藏着福州孩子们满满的心意,拆开时,书香、茉莉花香弥漫着整个教室。”
收到人生第一封书信,西藏拉萨的孩子十分兴奋,纷纷穿上藏族服饰朗读回信,并拍摄视频教福州孩子说藏语,跳藏族舞蹈,邀请福州孩子游西藏……交流间,两地师生情谊越来越浓。
温暖的故事,不断续写。仓山区江边小学与西藏林芝墨脱县背崩乡小学开展图书共读;福州仓山小学师生与宁夏西吉县将台堡镇第一小学师生交流阅读心得。截至目前,这场始于福州的图书漂流,已从最初的70本书,“裂变”成了数千本漂流书,影响范围辐射至福建、西藏、云南、甘肃等10个省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30多个书香漂流群。
这场跨越山河的阅读接力,不仅让书籍成为连接城乡孩子的纽带,更在各地学校间筑起了一座座“书香之桥”,让阅读的力量在广阔的天地间传递。
心与心在书信中对话
活动中最动人的是孩子们在书信里的心灵对话。当福州孩子用贝壳拼出三坊七巷的风景时,拉萨学生正用画笔勾勒出布达拉宫轮廓;福州仓山小学学生寄去的茉莉花瓣,引发了宁夏孩子对福州茶文化的好奇;西藏学生的回信跨越4000公里抵达福州,让福州孩子第一次知道“歌谣里的格桑花,真的能在风雪中盛开”。
自然和历史文化的交流之外,孩子们还互相交流阅读心得和生活感受。“我以前有点不喜欢看书,可是你们说了书的内容,我就感觉看书很有趣、很快乐!”西藏拉萨市海淀小学三年级学生洛桑卓玛在信中写道。
“这种书信交流、共同阅读的方式,让孩子们的读书热情高涨!”在云南腾冲市曲石镇箐桥完全小学,老师李回生发现,孩子们为了尽早给笔友回信,甚至“卷”到在上厕所的路上都抱着书读,师生们还共同探索了高效阅读方式,构建阅读思维导图。
“我们最初只期待孩子们交个笔友,促进阅读,没想到他们创造了跨地域的学习共同体。”吴冬梅说。
影响远不止这些。在贵州黔西市铁石苗族彝族乡铁石小学,五年级学生杨忠涛不善言辞,却学会用画笔表达阅读和生活的感受;内向的学生熊斌欣通过书信,有了释放情绪的出口。“学校图书少,学生缺少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大家尤其珍惜阅读和交流的机会。”铁石小学老师王梅梅说。
福州晋安第三小学老师刘仙芹与甘肃礼县西汉小学结对漂流,她发现,平日里粗心的学生在写书信时,会反反复复修改草稿,最后才用精美的信纸工整誊抄。在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实验小学,一年级学生陈柏霖每周参与废品回收,只为赚够捐书钱。
不仅如此,孩子们最想去的旅游目的地,也有了新的选择——笔友所在的城市。去年暑假,金山小学学生小雅和家长踏上前往拉萨的旅途,只为了和小笔友见一面,看看笔友家养的牛羊。还有许多外地的孩子们纷纷在信中写道:期待看看福州三坊七巷的名人故居。
温暖在接力中汇聚
“我们做不了大事,但可以做好阅读推广这件小事。”西藏广播电视台少儿节目主持人晓薇是图书漂流活动的见证者、参与者。从活动开始至今,她始终活跃在一线,为福州、西藏、四川、上海等地架起书信交流的桥梁。
为了这件“小事”,还有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温暖力量汇聚到一起,助力活动越办越好,规模越做越大。
活动中,有许多不计费用、自掏腰包捐书、付邮费的老师、家长和社会上的爱心人士。“让孩子们多读书、看世界,这些不能用金钱来计算与衡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生谢群芳表示。
有援宁教师爱的接力——福州市台江第三中心小学教师林珊曾经在宁夏固原市彭堡学校支教,回榕后她依然牵挂着远方的孩子们。得知月亮河阅读漂流活动后,她便马上组织自己的班级与彭堡学校结对交流。同时,她还联系了在固原市西吉县将台堡镇第一小学支教的援宁老师刘丰加入活动。今年,又一位援宁老师危转安从福建到宁夏西吉县支教,在爱的接力下,危转安带领支教的班级也加入了图书漂流活动。
有见证者变为参与者、推动者——罗含情因工作调动至拉萨市城关当巴小学任校长后,她将图书漂流活动也带到了新的学校,推动全校1078名学生参与活动,在她不遗余力推广下,不少兄弟学校也有意向成为活动的一分子。“师生是最大的受益者,很感谢活动为我们搭建了平台。”她说。
可以感受到,图书漂流活动像一粒种子,慢慢生长、蔓延,联结全国各地,让孩子们的心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正如云南腾冲箐桥完全小学五年级学生黄永双在给福州西园中心小学的回信中所写:“虽然我们不在同一个城市,但是我相信友谊是没有距离的。”